灵感源起:我想造一个能点亮情绪的小工具
“有时候,只要一个小小的任务,就能点亮我们平凡的一天。”
事情起源于一个略显丧气的午后。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——为什么不做一款能唤起生活仪式感的小工具呢?它不需要复杂的功能,不需要多余的社交绑定,只要在每次点击的时候,能给我一个温柔的小任务,比如“🪞擦亮镜子”或“📱给老朋友发个消息”,哪怕只是一句“嘿,好久不见”,那种心情的回暖感就值了。
我把这个想法命名为 MoodSpark —— 点一点,让幸福感发光。
向 CodeBuddy 发出请求:“我想做这样一个 UniApp 应用…”
于是,我向 CodeBuddy 发出了一个明确请求:
“我要做一个带有仪式感的小应用,名字叫『MoodSpark』,每次点击生成一条提升幸福感的小任务,使用 UniApp 实现。”
我提供了比较详细的界面设想,比如:
- 极光渐变背景(从 #B721FF 到 #21D4FD),最好能带一点动态流动感;
- 中心一个圆形按钮“✨ 点我找回仪式感”,有呼吸动效和柔光;
- 点击后生成一个任务卡片,卡片是拟态风格,带 emoji 和简短说明;
- 支持“换一换”以及“导出卡片”按钮,后者可以生成 PNG 图片;
我本来以为 CodeBuddy 会给我一些代码片段或建议,没想到它直接接手了整个开发流程。
CodeBuddy 主动接手,搭建项目骨架并重写页面
在确认项目结构后,CodeBuddy 检查了 pages/index/index.vue
文件的状态,发现是一个基础模板,便决定直接重写整个页面结构,以完整实现 MoodSpark 的预期功能。
它将功能拆解得非常清晰:
- 创建任务数据源(分为“自我关怀”、“空间整理”、“人际互动”三类);
- 构建 Aurora 极光渐变背景,叠加玻璃模糊层;
- 添加拟态风格的主按钮组件,带点击呼吸动画;
- 点击按钮后随机生成任务卡片,卡片带滑入+放大动画;
- 底部两个按钮:“🔄 换一换”和“📷 导出任务卡”(暂以提示代替)。
核心功能剖析:温柔动画与细节交互
令我惊喜的是,CodeBuddy 对细节把控非常精准。比如背景的“动感渐变”效果,它并不是简单地加一层颜色,而是利用 CSS 的 background-position
动态移动背景位置,配合 transition
实现极光流动感。而玻璃模糊的实现也不是一层毛玻璃滤镜了事,它结合了 backdrop-filter: blur(10px)
与透明叠色,配合整体的渐变,呈现出非常高级的视觉体验。
中心按钮也被赋予了“呼吸动效”,它不是静态的圆形,而是在 hover
和 press
状态下微微发光、轻微放大,带来一种温柔的互动感。
最打动我的是任务卡片的设计。CodeBuddy 为每条任务配上了表情符号和一句简短而温柔的文案,比如:
- 🧼 给杯子洗个澡
- 📱 给老朋友发条消息
- 🌿 摘一片绿叶夹进书页
点击按钮后,卡片会以上滑 + scale 放大的形式入场,过渡动画很自然,完全符合「一点点幸福」的 UI 体验预期。
功能完善:“换一换”和“导出”按钮也上线
底部的“🔄 换一换”按钮,实质是再次触发随机任务切换,CodeBuddy 还配套处理了动画重置,确保新卡片能再次流畅地入场。
而“📷 导出任务卡”目前尚未集成完整导出逻辑,不过 CodeBuddy 预留了交互入口,当前点击会弹出提示:“敬请期待”。
我计划稍后配合 html2canvas
插件完成导出 PNG 功能,到那时就可以把幸福任务卡生成图片,分享到朋友圈了。
写在最后:这真的是一场令人愉悦的协作
在整个过程中,我几乎没有写一行代码。CodeBuddy 不仅理解了我的需求,还主动规划页面结构、实现核心逻辑,甚至补足了动画、UI 风格、交互体验等细节。它的代码结构清晰,逻辑分离良好,每个组件都保持了适度解耦,让后续的扩展变得非常轻松。
尤其令人称赞的是动画实现部分,CSS 动画与 Vue 的状态切换配合得丝滑自然,不论是背景流动、按钮呼吸,还是卡片入场都充满设计感。
可以说,MoodSpark 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,是 CodeBuddy 以「主创者」身份完成的,而我,只是那个把愿望说出口的人。
📝 下一步计划
我将进一步完善“导出 PNG”功能,或许还会加入“每日一任务”的计划推送,让 MoodSpark 更加贴近生活节奏。更重要的是,我会继续记录我与 CodeBuddy 的协作开发旅程,分享这种高效、愉悦的创造体验。
如果你也有一个温柔而具体的小创意,不妨试试和 CodeBuddy 搭档,它不仅是一个开发助手,更像是一个会实现你愿望的搭档。
暂无评论内容